- 取得連結
- X
- 電子郵件
- 其他應用程式
每到夏季,婚禮邀請函就像接力棒般接連而來。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?好幾個週末都要穿梭在不同朋友的婚禮現場,不同地點、風格、穿著規範(dress code),每一場都是挑戰——不只是社交,更是穿搭的一次次考驗。
我有個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朋友Charlotte,是一位自由品牌顧問,常年奔波於洛杉磯與巴黎之間。她幾乎是朋友圈中婚禮的「指定嘉賓」,從莊重的教堂婚禮到輕鬆的加州葡萄園酒莊婚禮,她總能拿捏氛圍與穿搭的完美平衡。她曾笑說:「每年夏天,我的衣櫃比我的約會生活還精彩。」
其實,要成為「最會穿的婚禮賓客」並不困難,掌握幾個關鍵原則:理解場地、挑對剪裁、選對顏色、搭配配件。穿得好看是基本,穿得得體才是高級感的體現。
比如面對黑領結或正裝類的婚禮場合,長禮服幾乎是標配。Charlotte有一件黑色緞面長裙,穿了三年出席不同婚禮,每次搭配不同的鞋包、妝容與配飾,總能讓人眼前一亮。她說:「黑色就像我的保險卡,永遠不會出錯。」
當然,若你偏好新鮮感,今年像是奶油黃、酒紅這些色彩就非常流行。加州部落客 Emmanuelle 最近就在 Santa Barbara 的花園婚禮中穿了一件酒紅色合身長裙,搭配米色細跟涼鞋與金屬包,整體造型像極了電影場景中的浪漫女主。
若婚禮規定是「雞尾酒裝」或「半正式」,那麼就可以自由發揮些,裙長從迷你到中長皆可,根據氣溫與地點靈活調整。紐約藝術策展人 Sofia Grainge 分享她的小技巧:若是戶外婚禮,她會避開拖地裙擺,選擇及踝裙或套裝,避免草地濕滑造成尷尬。有次她穿了一套印花真絲襯衫配高腰長褲參加布魯克林的屋頂婚禮,輕鬆卻又體面。
至於目的地婚禮——像是在義大利南部海岸的小教堂、或墨西哥海邊的夕陽儀式——穿搭就更需帶點地域感。印花、色彩、布料的輕盈度會大幅影響整體效果。洛杉磯造型師 Cass Cimicco 曾分享,她參加希臘小島婚禮時,穿了一件印花露背長裙,配上貝殼造型手拿包,「感覺自己就像度假廣告裡的女主角。」
配件方面,我建議備齊兩種包包:一種是經典百搭款,如黑色小包或金屬手拿包,可搭配幾乎所有禮服;另一種是風格鮮明款——像 Jacquemus 的撞色迷你包,或度假感滿滿的草編、貝殼設計單品,能為基本款禮服增添亮點。
我曾在馬賽一場城堡婚禮上,注意到一位來自巴黎的賓客,她穿的是簡單黑色緞面裙,但手拿一款紅色迷你手包,像極了法式甜點盒子,眾人紛紛詢問購買來源。這就是配件的魔力。
珠寶選擇方面,我建議選擇那種就算沒有婚禮你也會戴的款式。紐約時尚買手 Nicole 常說:「真正高級的首飾,是你在星期三上班也會戴,星期六出席婚禮也能搭。」像是一條細緻的網球項鍊,或一枚極簡金戒指,都能在不同風格中輕鬆切換。預算充裕的話可考慮 Cartier 的 Baignoire 系列腕錶,優雅不浮誇;預算有限也無妨,ZARA 的仿寶石戒指或 Heaven Mayhem 的簡約手錶也能成為造型亮點。
最後一定要說說鞋子。再美的高跟鞋,若穿著不舒服,一整晚都會變成災難。朋友 Gabriella 曾在邁阿密參加表弟婚禮時穿了一雙細高跟,結果剛到主場地就扭到腳,整晚只能坐在角落。從此她開始準備兩雙鞋:一雙正式高跟、一雙舒適低跟或坡跟鞋。她笑說:「備用鞋可以救你一整晚的氣場。」
高跟方面,像 Manolo Blahnik 的經典小貓跟,或 Schutz 的中跟涼鞋,都能兼顧氣質與舒適度。若是草地或沙灘婚禮,則推薦厚底或金屬感平底鞋,穩定又不失造型感。
說到底,參加婚禮穿搭的核心並不是「驚艷全場」,而是「自在從容」。畢竟,婚禮是一場關於愛與親密連結的慶典,而我們的角色,不是主角,而是那道陪襯幸福的美麗風景。穿得體面、自然、不搶戲,才是「最佳婚禮賓客」該有的狀態。
所以下次再收到婚禮邀請時,別再焦慮,帶上祝福與你最得體的一身穿搭,安心做個既優雅又舒適的理想嘉賓吧。
留言
發佈留言